分享到:

 
 

身世已悟空,归途复何去?-西藏旅游去……

 
 
 
 
 
随机文章
 

 
 


西藏印经版

评论关闭
发表于 2022 年 5 月 18 日 作者 悟空西藏旅游 在 旅游资讯
1

从拉萨向两南,沿着拉萨河行走100多公里,就到了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尼木县,当地的雕刻、藏纸、藏香并称“尼木三绝”.这些精彩绝伦的手工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,成就了尼木作为拉萨“手工作坊”的美名。
有趣的是,这三种手工技艺,所用的原料都是植物,三种工艺的兴盛,都和藏文创立者吞弥,桑布扎有关——藏文出现后,尼木人用雕刻记录经文,用藏纸书写藏文,而藏香则是他们虔诚礼佛的最佳伴侣。


在今年3月寻访“尼木三绝”的过程中,我偶然发现与尼木县相邻的曲水县还有“一绝”一郭孜舞。曲水县也处在雅鲁藏 江北岸,该县下面的俊巴村耕地狭小,当地人世代以捕鱼为生,俊巴村因此成为全西藏唯一的一个渔村。俊巴人跳一种独特的舞一郭孜舞,也成为曲水“雕刻、藏纸、藏香、郭孜舞,它们是拉北环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,使得从尼木到曲水这条带状区域,成为拉北环线的一 藏文化走廊。


西藏印制经幡、佛经的经版,90%以上来自普松雕刻。


从曲水县沿着国道3 1 8前行,便到了尼木县,它是藏文创立者吞弥.桑布扎的故乡。清晨,在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,思觉坐在床榻上,从工具箱里抽出一把把刻刀,放在面前的蓝色麻布上,然后拿出一块经版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床榻旁,酥油茶在火炉上煮得香气四溢:院子里,思觉的两个孙女正在追逐嬉戏。


思觉雕的是《丹珠尔经》的章节,经版上印有蓝色的经文。两天前,思觉的儿子将印有经文的纸贴在木版上,涂上菜籽油,用湿布捂上一天,蓝色的经文就渗进了木头。接下来,思觉会花大约7天时间,一刀刀雕出经文。阳光从窗外射进来,照在他的手上,黝黑的双手灵巧地沿着文字边缘跳动,一个个藏文字母显露出来,串联成经文,凝聚成信仰。普松雕刻工序复杂,雕刻藏传佛教经文需要9道工序,而佛像则需要1 6道工序。


思觉今年50岁,从事雕刻却有38个年头了。他颇为骄傲地说:“我家木雕技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,到我已有6代,两个儿子也继承了家族的手艺。”据尼木县旅游局边珍局长介绍,普松乡有1 20多户人家从事雕刻,整个西藏用来印制经幡、印刷佛经的经版,超过90%来自普松。


普松雕刻历史悠久,据说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。吞弥.桑布扎创制藏文后,最初的文献是刻在木简、石碑、贝叶上,后来则用雕版印刷。过去,雕刻主要为旧西藏上层宗教活动服务,现在雕刻的内容已扩展到社会生活各方面,木雕工艺品也成为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。


思觉是普松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除了经版,他的绝活是雕刻佛像以及栩栩如生的佛传故事。床榻上,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经版,三世佛、度母、格萨尔王、十一面观音、和睦四瑞图……其中和睦四瑞图雕刻了大象、猴子、兔子、鸟四种动物,大象憨厚,猴子机灵,兔子可爱,鸟儿灵动,它们共同生活在一棵大树下,寓意自然界的和谐相处。


思觉找来一张纸,在格萨尔王经版表面涂上墨汁,郑重地印下去。几秒钟后,一张格萨尔王线描图跃然纸上,他骑马扬鞭,手持令旗,驰骋在云海中。要不了多久,这块格萨尔王经版便会被送到寺庙中,接受藏民的顶礼膜拜。在许多人看来,普松木雕师傅的双手是神灵的使者,他们把一块块普通的木板,雕刻出尊贵的佛像与神圣的佛经,流传在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。

 


 
悟空推荐
 
  • Darai-Lama-V-1
  • 80%
    samye-1
  • Shoton-4
  • Jokhang-Temple-15
  •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拉萨锦江之星酒店
  • 9.0
    tangka-1
  • 布达拉宫
  • 悟空西藏旅游网上线啦
 




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&51la for wordpress,cnzz for wordpress,51la for wordpress